Back to top

农业部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

农业部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

一、单位基本情况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垱,是从事果树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生物技术、生理生化、贮藏保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利用等研究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技术成果推广的专业研究所。

本所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现有职工94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博士3人,硕士26人;具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9人(正高4人),中级职称研究人员28人,初级职称研究人员22人。全所占地面积32公顷,温网室3500m2。设有13个专业研究室、中心、场,建有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福州龙眼枇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部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农业部田间农药药效试验认证单位、福建省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2005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农林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百强研究所。

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3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星火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1项;申请国家专利5项;制定标准8个;审(认)定品种20个;国家果树品种权保护1个;出版论著2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搜集保存果树种质资源1363份。育成世界上第一个有性杂交龙眼新品种“冬宝9号”,育成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培育出龙眼、枇杷新品种(系)50多个,以及柑橘、橄榄、杨梅、黄皮、番木瓜、桃、李、梨、柿、枳椇等新品种(系)33个,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受广大果农欢迎。

二、种质圃基本情况

1.建圃历史

龙眼是原产中国南方的常绿特色果树,是南方各省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中国早在2 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龙眼,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建立龙眼种质资源圃,系统地开展龙眼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研究,对中国龙眼产业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龙眼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早在20世纪60年代,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果树所”)就已开始收集龙眼种质资源,至1966年底,通过高接换种等途径,收集保存了龙眼种质资源20多份。1973年建立龙眼引种园(原始材料圃)和育种园0.87公顷,收集保存龙眼种质资源30多份。1986年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基本建成,面积约2.0公顷,共收集保存龙眼种质资源212份,建成了1900平方米的资源实验楼1座。

2000年至2008年底,依靠资源圃建设国债项目等资助,完成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简易管理房修缮160平方米,装修改造实验室750平方米;改新建龙眼资源圃1.67公顷,新建塑料大棚0.29公顷,新建配套水泥路长300米、宽3米,围建铁栅栏长3100米,建成水池75立方米,新建排水沟2100 米,铺设田间供水镀锌管1580米,新建机井1口,购置实验室仪器设备87台套。对圃内保存的资源进行了认真清理,逐个核实,去除重复和丢失的资源,对确认的种质进行统一编号,并将保存资源基本信息汇编成册,至2003年底,保存龙眼种质201份,入编《国家种质资源圃保存资源名录》。建立龙眼大棚备份圃,通过高接换种方式将185份龙眼种质资源复份保存在塑料大棚中,对龙眼核心种质资源进行安全保存。编写了“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管理细则”,编著出版了《龙眼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研究制定了农业部行业标准“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龙眼”(NY/T 1305-2007),2007年由农业部发布实施。龙眼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等各项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2006年福州龙眼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2009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农业部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农办垦[2009]34号),同年9月28日授牌。

2.基础设施

福州龙眼种质圃现有圃地总面积 3.49公顷(包括2座连栋塑料大棚2700平方米),分为资源保存圃和备份圃。资源圃交通便利,道路、水电、排灌设施完善,圃内铺设水泥路,周边围建铁栅栏和砖墙,石头护坡、田埂水泥硬化,田间有排水沟、有镀锌水管,排灌方便,还有管理房、机井、蓄水池等龙眼种质资源保存条件。

福州龙眼圃拥有科研人员办公室40平方米(果树所办公大楼内),资源圃田间管理房1座7间160平方米,果树资源实验楼1座1900平方米(内设果实品质分析室、理化分析室、组织培养室、显微观察室、分子研究室和标本资料室等);有高速离心机、电泳仪、凝胶成像仪、超低温保存箱、分子杂交炉、双目解剖镜、荧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87台(套),价值210.1万元。

3.保存种类及数量

截止2009年,共保存龙眼种质资源2个种306份;种质资源类型有野生资源3份,地方品种231份,选育品种60份,国外引进种质12份,具体见表1。

表1 龙眼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种类及数量

作物

名称

物种学名(中文、拉丁文)

保存

   份数

保存

类型

资源

类型

龙眼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龙眼属(Dimocarpus Lour.)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305

植株

野生资源2份、地方品种231份、选育品种60份、国外引进品种12份

龙眼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龙眼属(Dimocarpus Lour.)

龙荔(Dimocarpus confines (How et Ho) H.S.Do.

1

植株

野生资源1份

4.保存种质的特点

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保存龙眼种质2个种306份,来源于我国的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9个省(区、市)及泰国、越南、印尼等4个国家。其中,野生资源3份、国外引进种质8份,收集保存有一批特异种质,如大果(青壳宝圆、水涨、水南1号)、优质(东壁、凤梨穗、先锋黄肉、石硖)、特晚熟(12月龙眼、立冬本、晚香、十月龙眼、晚香)、抗龙眼鬼帚病(立冬本)、焦核(沁后焦核、上迳焦核、北墘焦核)、有特殊香味(冰糖味、凤梨味、桂花味)、白核(白核龙眼)、四季开花结果(四季龙眼、二造龙眼)、果肉粉红色(施冲蒲)等优异种质资源,是目前世界上保存龙眼种质资源数量最多、多样性最丰富的圃。 

表2  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保存种质资源来源情况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重庆

云南

海南

台湾

印尼

泰国

越南

合计

207

38

15

7

12

12

1

2

3

1

6

2

206

5.人才队伍

福州龙眼种质资源圃现有研究和管理人员33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有长期从事龙眼种质资源研究的研究员4人(硕士生导师1人)、特聘研究员1人(博士、教授、博导)、副研究员5人、博士和硕士14名(含在读)、助理研究员2人,常年从事田间管理人员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