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热带木本粮食作物研究团队在无核面包果淀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面包果是桑科菠萝蜜属多年生热带木本粮食作物,有“树上的天然面包”之美称。原产于南太平洋的玻利尼西亚和西印度群岛,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面包果年产量可达每公顷6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解决世界热带地区饥荒的木本粮食作物之一。1992年前后,中国热科院香饮所首次引种无核型面包果,陆续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并建立了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木本粮食种质资源分库。
近年来,面包果作为热带特色淀粉资源,其理化特性以及超分子结构特征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在前期种质资源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以自主选育的“SBS无核面包果”和“XBS无核面包果”两个优良品系为材料,系统开展了两个品系面包果淀粉的组分分析、功能特性、理化特性和分子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XBS和SBS品系均呈现出B型晶体结构,其化学成分、孔隙度、吸水性、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咬合动力学特征、结晶特性、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分子量分布、微观结构、短程有序性以及粒径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与XBS品系相比,SBS品系具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致使SBS品系具有更小的粒径、更光滑的颗粒形貌、更高的凝胶强度以及更高的凝胶化温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面包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两个品系面包果的形态及淀粉结构比较
上述研究成果以题为“Starch characterizations of two kinds of seedless Artocarpus altilis (Parkinson) Fosberg originated from China”的论文,发表在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Food hydrocolloids》(影响因子9.147)。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联合培养的李博博士、王艺瞳硕士、朱立斌硕士为该论文并列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张彦军研究员、谭乐和研究员、吴刚副研究员为该论文并列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院本级基本科研业务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1.107145
- 浏览 691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