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棕几乎全部靠进口,极需破解
时间:2016-05-09 来源:科技日报
油棕是世界上产油率最高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享有“世界油王”之称。近日,全球原棕油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印度尼西亚的政府官员称,政府将在今年内出台禁止开辟更多油棕种植园的新计划。
我国是全球棕榈油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之一,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棕榈油约600万吨,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面对国外扩大经营的态势,国内油棕如何才能破解依赖进口之困呢,记者采访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油棕研究室主任曹红星。
多种原因造成油棕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棕榈油不仅可缓解我国食用油紧缺现状,而且其产量大、成本低廉,是极具竞争力的生物柴油原料。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海南曾有两次大规模种植油棕的热潮,但最终偃旗息鼓。
“目前,我国油棕的生产还未规模化,仅在部分地区零星种植,没有形成产量。”曹红星说。
“究其原因,首先,缺乏适宜栽培的优良品种。我国栽培的油棕品种主要是早期从国外引进的杜拉、日里杜拉等杂交的厚壳型品种,种植后代容易分离、出油率不高、不能很好适应我国气候环境。”曹红星说。
其次,区域布局不佳。油棕原产西非等热带地区,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我国热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引种前期缺乏相应的规划,对引进品种的生长习性了解不够,没有掌握油棕生产与气候环境条件的关系,大量引进的油棕种植在不适宜的地方。
“再次,重种轻管,栽培措施不当。有些地区油棕园长期荒芜,管理措施不当,砍叶过多,施肥较少,增产不显著。”曹红星说。
破解进口之困需多方齐心合力助推
要进行大规模的油棕种植与推广,亟须进一步加大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力度。
“如加大对良种良苗补贴、种植补贴等相关政策的力度,扶持建设优良的种苗基地,建立配套的棕榈油加工厂等,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种植油棕,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油棕产业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大对油棕相关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和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为我国油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早日突破奠定基础。”曹红星说。
推动油棕引种试种工作,扩大中试试种,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曹红星建议,将我国的热带种植区域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与非适宜区;在加大油棕新品种引进选育力度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多点试种,确定不同种植区域的适宜品种,扩大中试试种;建立棕榈油加工厂,完善油棕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对油棕园林下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种植油棕的经济效益;对棕榈油的功能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树立棕榈油为健康食用油的品牌形象,为提高附加值,进一步开发棕榈油相关产品奠定基础。
引进国外优良的种质资源及配套产业化关键技术对于发展我国油棕产业或许具有借鉴意义。目前我国油棕产业的现状是种质资源匮乏、研究基础薄弱、产业技术体系不健全,缺乏适合在我国大面积栽培推广的品种。曹红星建议,引进国外优良的种质资源及配套产业化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培育适合我国栽培的优良新品种及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我国大面积发展油棕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对于油棕科研力量方面,加强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合作,联合攻关是必由之路。曹红星建议采取“相关科研单位”+“有实力企业”,在农村,可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民扩大油棕种植面积。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促进油棕产业发展。
杂交制种技术体系形成并已“走出去”
多年来,雷新涛研究员带领曹红星等团队成员致力于油棕种质资源及高产栽培研究,形成了适合我国的油棕杂交制种技术体系,构建了油棕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使油棕发芽率可达82%,发芽周期缩短了30天左右。
目前,该团队建立了占地80亩的油棕种质资源圃,保存国内外油棕种质资源74份;建立了占地120亩的油棕引种试种基地,试种品种8个;建立了占地10亩的油棕种苗繁育基地,该育苗基地每年可繁育5万—7万株油棕苗;建立了占地200平方米的油棕温室大棚等。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油棕的面积有限,劳动力成本高,若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发展油棕,则气候适宜,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同时,这些地区在生活中食用的几乎都是棕榈油,认可程度高。”曹红星说。
天津聚龙集团是我国较早“走出去”发展油棕种植业的企业,已在印尼拥有20万公顷农业种植用地;辽宁三和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刚果金一期油棕园的建设达3万公顷;广东农垦和江苏双马化工等企业在国外都拥有油棕种植园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油棕中心也通过“走出去”方式进行技术推广与服务。
“我们完成了《国家开发银行非洲油棕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了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缅甸90万亩油棕种植项目前期调研工作;为中地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在塞拉利昂的油棕种植加工园、山西德御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瓦努阿图油棕生产项目提供咨询和可行性报告;为天津聚龙集团和江苏双马化工在印尼油棕种植园提供林下种养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对辽宁三和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刚果金的油棕园提供了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咨询服务、种苗繁育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及后续的产品加工技术等。”
- 浏览 6068 次